2015/6/10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在这里做深刻检讨: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7月5日上午我父母来校看望我,我向他们提了一个对于这个时期这个年龄的我来说比较不合宜的要求:“让妈妈给我买了一双耐克的鞋子”。没有把老师的教导放在心里,没有让勤俭节约的习惯融入到我的行为中,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一直在理所当然地索取。也就是张老师上课讲的《德不配位》。如今的社会是极为残酷的,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与能力,就会被无情的淘汰掉,所以要想靠自己的拼搏打出属于自己的天下,并且有尊严的活着,你就必须加倍努力。《羊皮卷之三》上面这么一段话就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去行动:
从今往后,我要借鉴别人成功的秘诀。过去的是非成败,我全不计较,只抱定信念,明天会更好。当我筋疲力尽时,我要抵制回家的诱惑,再试一次。我一试再试,争取每一天的成功,避免以失败收场。我要为明天的成功播种,超过那些按部就班的人,在别人停滞不前时,我继续拼搏,终有一天我会丰收。
以前背记这段话的时候,我总抱着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并没有真正投入其中,所以并不理解,也没有从中学到什么。但这个月,我调整状态,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学到了很多,这本书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还升华了我的灵魂。不知为何,我总隐隐有种感觉,如果按照羊皮卷上所说的去做,那么就一定会成功,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本销售的书书籍,它更是一份不朽之作。
记得全美成功者协会主席保罗.迈那说过这么一句话:遵循书中原则行事的人,不可能遭遇失败;无视这些原则的人,也不可能成就大事业。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科技在不断的发展,我们人同样也在进步。但还总是有那么一些人坐吃山空、好吃懒做,不努力就想得到更多,这自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努力和成果是成正比的。之前的我不懂这些,每次想要什么,我会很自然地找父母要,他们不同意,我就使尽各种方法磨到他们点头为止。而对于他们的想法,我从不在意,尤其在读书这件事上。爸妈说我还小,要在素质教育好好学习,多学习知识,多懂得道理,我却不以为然,因为我不喜欢,因为读书太枯燥,因为素质教育太无趣,不像外面的世界那么多姿多彩,我不愿意被困在素质教育那小小的毫无乐趣的地方,我觉得那就是一个牢笼,我不想要待在那里,我想要在外面自由自在的遨游,没有限制,没有约束,没有压力。我不理解他们为什么非要我努力学习,学习有什么用呢,还不是要找工作。通过张老师的教诲让我明白了他们的苦心:他们让我好好读书,并不是为了要我回报他们什么,也不是为了约束限制我的自由,他们只是想让我多学知识,多丰富充实自己,为了让我在知识越来越重要的社会里生活得更好更有底气。
明白了许多事的我下定决心找回积极向上的心态,剔除种种的坏习惯,把好的习惯紧紧握住,我也会以较好的状态来学习知识,因为知识就是力量。
我要辛勤耕耘,忍受苦楚。我放眼未来,勇往直前,不再理会脚下的障碍,我坚信沙漠尽头必是绿洲—这句话从刚接触时就被它深深吸引,却从未做到,现在我要努力去做到。从现在开始,每晚我都要坚持反省自己:今天我发现了自己什么弱点?对抗了什么情感?抵制了什么诱惑?获得了什么美德?有什么比每天反省自己的情况进步的更快呢?我想没有。
我要努力!我要坚强!我要快乐!我要自信!我要成功!我要牢牢记住张老师讲的:让蠢人享受他所拥有的这一点吧,我要争取更多的东西!